紫外光老化试验箱的光照时间是如何控制的?
紫外光老化试验箱的光照时间控制是其核心功能之一,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光照周期、时长及循环模式的精准调控,以模拟不同环境下的紫外光照射条件。具体控制方式如下:
一、核心控制组件
光照时间的控制主要依赖可编程控制系统,该系统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
彩色触摸屏 / 操作面板: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用于输入、设置和显示光照时间参数(如单次光照时长、循环次数等)。
微处理器(PLC):接收用户设置的参数,通过逻辑运算控制光源(紫外灯管)的开启 / 关闭,是时间控制的 “大脑"。
计时器与传感器:实时记录光照持续时间,并通过传感器反馈设备运行状态(如灯管是否正常工作),确保时间控制的准确性。
二、具体控制方式
单次光照时长设定
用户可通过操作面板直接设定单次连续光照的时间(如几小时、几天甚至几周),系统会按照设定值启动紫外灯管,到达预设时间后自动关闭光照,进入其他试验阶段(如冷凝、喷淋等,若有配置)。
例如:设定 “光照 16 小时",设备会持续照射 16 小时后停止光照。
循环模式控制
多数试验箱支持 “光照 - 冷凝 / 喷淋" 的循环模式,用户可设定一个完整循环中光照的时长占比,系统会自动重复该循环直至总试验时长结束。
常见循环示例:“光照 8 小时→冷凝 4 小时",系统会按照 “8 小时光照→4 小时冷凝" 的顺序重复,直至达到预设的总试验天数(如 1000 小时)。
循环次数可自由设定,支持数十次到数千次的连续循环,满足长期老化试验需求。
分段式时间编程
设备支持多段程序设定,即不同阶段可设置不同的光照时长和强度。
例如:一阶段 “光照 6 小时(强度 0.8W/m²)",第二阶段 “光照 12 小时(强度 1.0W/m²)",系统会按顺序执行各段程序,灵活模拟自然环境中光照强度的变化(如昼夜差异、季节变化)。
自动记忆与断点续跑
控制系统具备数据记忆功能,若试验中途因断电、故障等中断,重启后可从断点继续执行剩余的光照时间,避免试验数据丢失,保证试验的连续性。
三、控制精度保障
时间精度:光照时间控制误差通常≤±1 分钟 / 24 小时,确保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同步联动:光照时间与温度、湿度等参数联动控制,例如光照阶段自动匹配高温,冷凝阶段自动降低温度并提高湿度,模拟自然环境中 “光照高温 - 夜间凝露" 的交替作用。
通过以上控制方式,紫外光老化试验箱能够精准模拟材料在自然环境中受到的紫外光照射时长及周期,为评估材料耐候性提供可重复、可量化的试验条件。